新技术夯实丰收基础

记者刘立杉“根系发达,秧苗健壮,盘根也好,这钵苗育插技术让我对今秋收成充满了期待!”5月7日,在盘锦市大洼区新立镇张家村车家屯,成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成民看着苗床上茁壮的水稻秧苗,脸上笑容绽放。合作社里,刘寿帮、马俊彪等几个工人正用搅拌好的水稻苗床调理剂逐个给钵盘秧苗补给营养。

盘锦蓝天救援队驰援上海

盘锦蓝天救援队志愿者累计消杀20万平方米。辽沈晚报、辽宁文明网记者徐刚摄“盘锦蓝天救援队:当前上海疫情防控严峻,为切实做好我镇联防联控工作,协助做好消杀等工作,恳请带队支援我镇……上海浦东新区北蔡镇人民政府”。

106家外贸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记者刘永安报道截至4月11日,盘锦市106家外贸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复工复产率100%。为把因疫情耽误的工作进度赶上来,盘锦对全市外贸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建立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台账,全面详细记录企业疫情防控薄弱环节、面临困难问题、相关政策需求、典型经验做法及效果。释放红利助企业发展。

科学绿化让城市更宜居

今年,盘锦制定了全年植树24万株的目标,其中,乡村植树17.48万株,城区植树3万株,水利、交通、教育等相关部门植树3.53万株。为了进一步提高绿化质量,盘锦市科学选择绿化树种,合理布局绿化空间,并通过常态化监管,杜绝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件

记者刘永安报道记者从盘锦市知识产权局了解到,今年前2个月,盘锦市新授权专利325件,其中,发明专利21件。自盘锦市成功申报首件发明专利以来,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发明专利有效量977件,盘锦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首次进入7件时代,达7.03件。

东北新发地农产品供应链项目预计10月竣工

东北新发地农产品供应链中心项目将于今年10月份在盘锦市全部建设完成。届时,这里将成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辐射面最广和交易方式最先进的国际一流多功能现代化大型农产品供应链交易中心和冷链仓储物流园区。供应链项目1-4号交易大厅主营产品为蔬菜水果,目前已基本建成。

绿色通道解了盘锦蟹农燃眉之急

记者刘立杉报道“从3月22日至今,我们已完成16个河蟹批次检测,并及时办理水产苗种检疫合格证明,成功解决了蟹农春季生产‘最后一公里’难题。”4月10日,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实验室负责人孙娜告诉记者。作为蟹苗生产大市,盘锦每年春季外销扣蟹1.2万吨。

盘锦湿地斑海豹数量多于往年

今年,辽河口冰排融化快,大批辽东湾斑海豹在完成生育之后,带着幼仔陆续回到辽河口,将在这里度过两个多月时光。据盘锦市斑海豹保护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渤海辽东湾是全球斑海豹8个繁殖区之一。今年斑海豹洄游时间比往年早,批次数量也明显多于往年,家族越来越庞大。

春耕在即 农资全力下摆到户

记者李越核心提示三月惊蛰又春分,始种耕地万物生。眼下,正是春季农业生产的大忙时节。辽沈大地,从南到北,春耕备耕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展开。虽说距离种子下地还有些时间,但农资备货正是乡间田野上的“重头戏”。今年的春耕生产,情况有些特殊,一是农资价格上涨,二是新冠肺炎疫情突袭,给产供销都带来了一定影响。

育秧4100万盘保水田耕种

记者刘立杉报道“今年元旦刚过,我们就全面投入到春耕备耕生产工作中来。在抓好疫情防控同时兼顾当前春耕备耕重点工作,保障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做到早安排、早准备、早动手,为今年农业生产奠定坚实基础。”3月8日,盘锦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第321页/共429页 首页 上页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下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