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积极实施碱蓬草修复工程 红海滩面积5年增了10倍

“红得绚烂,面积更大,廊道里的红海滩太好看了!”8月23日,说起上周末看到的壮观生态美景,盘锦市民赵斌掩饰不住兴奋,“我每年都要去廊道,今年的红海滩最惊艳。”红海滩是辽宁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5年前,受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18公里长的廊道里,碱蓬草退化导致面积骤减,一度只有2000亩左右。

共建生态文明,盘锦市今年已成功救助野生鸟类71只

日前,在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服务中心赵圈河管理站,工作人员正在笼舍里对伤鸟进行治疗。管理站负责人付长波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盘锦市已成功救护野生鸟类71只,放归46只。其中以黑嘴鸥、丹顶鹤、秃鹫、大天鹅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为主。

盘锦推动外贸跨境电商“加速跑”

“公司转型发展跨境电商后,上半年外贸出口额同比增长60%,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7月28日,辽宁德罗西化学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陈东旭兴奋地说。德罗西是一家高品质日化香料高新技术企业。

严防死守,盘锦筑牢防汛“安全堤坝”

严阵以待,严防死守。入汛以来,盘锦市切实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各项准备,坚决筑牢防汛“安全堤坝”,确保安全度汛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以来全市累计降雨量417.4毫米,较常年偏多53.8%。6月1日至7月21日累计降水量330.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95.2%。

盘锦海关助力辖区苯乙烯出口

记者刘永安报道针对国际苯乙烯价格波动幅度大、交易窗口期短的特点,盘锦海关抓住要害、靶向施策,结合产品特点,制定“一企一策”监管方案,指定专人联络。二季度,盘锦海关监管出口苯乙烯3.3万吨,金额达4600万美元,环比增长266.7%。

盘锦:丹顶鹤繁育数量创新高

“我们站从1996年3月收获第一枚丹顶鹤卵,到现在,每年都有雏鸟诞生,但今年的繁育数量创历史纪录。”7月21日,记者在位于盘锦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的辽宁鹤类种园繁育基地看到,工作人员赵仕伟正在观察眼前的一群黄褐色丹顶鹤幼鸟。

盘锦海关保证辖区粮食加工企业原料供应

记者刘永安报道7月11日,5.8万吨大豆经查验合格,输送至辽宁汇福荣兴蛋白科技有限公司的筒仓,解了企业缺少原料的燃眉之急。今年上半年,盘锦海关监管盘锦港进口粮食162.89万吨,有力地促进了粮食加工企业保供稳价。

盘锦:北国水乡 风景如画

位于盘锦市大洼区新立镇的北旅田园黑风关古镇,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十佳文化生态景区,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创建单位。近年来,景区在发展中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使景区成为生态文明的典范、经济建设的标杆。

盘锦市大洼区 持之以恒打造生态经济

盘锦市大洼区地处辽河入海口,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有世界上为数不多、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生活着279种珍稀鸟类;有天下奇观红海滩,是盘锦对外交往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通过开展退耕还湿、退耕还林等生态修复工程,大幅度增强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
第319页/共429页 首页 上页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下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