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困惠企 真心真情安商护商
本报记者刘桐审批时限刚性压缩至20个工作日、打造“私人定制”项目审批帮代办服务品牌……沈阳市大东区全面推行企业开办、全流程网办、工程建设项目改革等一系列举措,让项目审批有速度、政务服务更有温度,助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好服务提升市场活力。
2023-09-06向新发力 向智而行
刘桐首战关乎全局,起势决定后程。今年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沈阳市大东区开足马力,加速奔跑,振兴发展取得新成效、新突破,实现了经济发展“半年红”。今年上半年,大东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3%,高于沈阳全市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5%
2023-09-06增进福祉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
本报记者刘桐“多亏了咱们区‘民生十条’好政策,帮我女儿圆了大学梦!”李妈妈是津桥街道低保人员,身患疾病独自抚养女儿。今年,女儿考上大学,每年2万多元的学费和生活费让李妈妈犯了难。沈阳市大东区依照“民生十条”救助措施,给予小李每年1.
2023-09-06精细管理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刘桐重新更换单元门窗、增加适老化扶手、有条件的单元加装电梯,改造下水管道、节能改造外墙及屋面、锅炉房变身养老教育和医疗等服务设施……今年,经过老旧小区改造,沈阳市大东区长安东小区“脱胎换骨”,变身现代完整社区。长安东小区作为大东区提升类改造小区之一,6月份进场施工,9月末主体完工。
2023-09-06稻田赏画迎丰收
进入9月,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的稻田地里一片金黄。俯瞰田地,仿佛一幅幅巨型画卷,美不胜收。今年,兴隆台镇种植水稻约9万亩,预计亩产1300斤到1500斤,与往年相比略高,丰收在望。
2023-09-06上肥地村500亩鲜食毛豆开始采收啦
本报记者王晓波初秋时节,铁岭开原市7万余亩鲜食毛豆陆续开始采收。9月4日,在上肥镇上肥地村鲜食毛豆种植基地,到处是丰收忙碌的景象:一串串绿油油的毛豆挂满豆秆,百余名农民蹲坐在田间,忙着采收、分拣、打包。“鲜食毛豆是咱开原的特色农作物,落户到咱村第一年就迎来了丰收。
2023-09-06沈阳工农桥改造年底前竣工
本报讯记者刘桐报道9月3日,沈阳工农桥新建成的西幅桥通车,原有的东幅老桥开始封闭整修,计划10月底前道路工程全部完工通行,今年年底前所有工程将全部竣工,工农桥将从原来双向六车道变成双向十车道。
2023-09-06辽芭全国巡演收官
本报讯记者朱忠鹤报道始于今年4月、辽宁芭蕾舞团推出的“中国芭蕾力量——辽芭经典”全国巡演8月26日在沈阳落下帷幕。在4个月的演出中,3部经典作品《铁人》《斯巴达克》《明星GALA》在全国17座城市共计演出47场次,受到全国各地观众的热烈欢迎,生动展现了辽宁良好的艺术新形象。
2023-09-06《唤醒者》剧本研讨会在沈举行
本报讯记者谭硕报道以电影艺术致敬革命先辈,展现为国为民抗争的热血青春。9月1日,聚焦我省红色文化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唤醒者》举办了剧本研讨会。该片取材于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关向应青年时期事迹,讲述上世纪初大连的爱国青年们勇敢追寻马克思主义和革命理想的故事。
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