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不息 精进不止

金晓不久前,铁西区推出三条工业游线路,邀请市民游客免费游览,“感受共和国工业强劲脉动走进新时代新铁西”。消息一经发出,各渠道报名持续火爆,名额迅速约满。对老铁西有感情,对新铁西有好奇,是很多人的共情与共鸣。

2023-08-23

“归零”再出发 铁西区马不停蹄奋战全年红

本报讯记者金晓玲报道省、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推进会相继召开之后,8月1日,铁西区在全市率先召开推进会议,围绕全年目标分类逐项部署下半年工作。8月9日,铁西区在全省率先吹响重点项目秋季集中开工“冲锋号”,33个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93亿元。

2023-08-23

朝阳市党群携手拓宽致富路

核心提示眼下的朝阳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北票市跃进村的果蔬大棚里,红艳艳的西红柿缀满枝头;朝阳县二十家子村正在发展电商,准备把当地的干豆腐卖向全国;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水泉村和南亮子村联合起来,旅游搞得红红火火……一幅强化党建聚势赋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全景图在这片土地上铺展开来。

2023-08-23

沈大内窥镜公司专注微创一路领先

本报记者唐佳丽医用内窥镜能够经由人体天然孔道或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它的出现,让业界获得了“打开微创手术大门的钥匙”。这种曾被视为“不可思议”的医疗器械,如今已广泛应用于微创手术和癌症早诊早治等诊疗手段中。不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医用内窥镜单纯依靠进口,价格昂贵。

2023-08-23

沈阳市科技中介服务联盟成立

本报讯记者陶阳报道8月18日,沈阳市科技中介服务联盟成立。联盟将依托沈阳市科技条件平台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平台的资源集聚和共享作用,服务企业创新需求,赋能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3-08-23

秸秆全量还田 培肥地力促增产

本报记者王晓波8月16日,记者走进铁岭市昌图县亮中桥镇的一片玉米地,只见秸秆健壮挺拔,玉米正在结实灌浆鼓粒中。“这是咱合作社的保护性耕作高标准应用基地,实现了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已经连续多年创下高产纪录。”站在田间,昌图县盛泰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盛铁雍笑着说。

2023-08-23

锦州培育200名农村电商人才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讯“今天直播卖了60多箱红枣苜蓿鸡蛋,农产品电商培训可真有用。”8月21日,锦州凌海市西八千镇南八千村村民才绍茹笑着对记者说。才绍茹是锦州今年举办的农产品电商培训班学员,截至目前,锦州已有200人参加培训,初步掌握了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的知识技能,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成果。

2023-08-23

我的秋雨

李友忱秋季落叶满地,如有风吹来,金色的树叶会在路上随风起舞,时而飘到脚面,时而随你奔跑,用这种方式告诉人们“风过留残影,叶落飘相思”。秋天到了。沈阳的秋天早晚天气凉,这个时节“早晚穿多了不热,穿少了一定会冷”。特别是对接送幼儿园孩子更要格外保护,戴帽子穿外套好似包粽子,给孩子一层一层地包了起来。

2023-08-23

多举措推动辽字号“山乡巨变”长篇创作

本报记者刘臣君核心提示8月18日,辽宁省作协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与省内正在从事“山乡巨变”题材创作的部分作家座谈交流、把脉定向,对接创作、发表、出版事宜,共同推动辽宁“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实施。

2023-08-23

“清音悠远”落幕 琴音绕梁

本报记者朱忠鹤文并摄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的特别之作;“清音悠远——古琴文化展”的收官之作;“夜游辽博”的精心之作。8月22日,恰逢“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的七夕节,这晚,辽宁省博物馆策划推出“清音悠远——古琴文化展闭幕琴会”,让低回婉转、纯朴古雅的古琴雅乐,伴随来自各地的观众共度七夕。

2023-08-23
第1136页/共7649页 首页 上页 [1131] [1132] [1133] [1134] [1135] [1136] [1137] [1138] [1139] [1140] 下页 末页